Click Here!!

停一停,听一听,我们共同的频率

Thursday 24 April 2014

走吧,去喝茶

甲小姐问:为什么你们那么喜欢喝茶?
乙小姐答:就是不想在家里面对那四面墙。
丙在心理嘀咕:因为每一天不知如何入睡,所以想多一点时间在外面流荡,不想那么快面对。---------------------------------《题记》

----------------------------------------------------------------------------------------------------------------------------------------------------------------------------------

那样的灯光,那样的氛围,那样的话题,是我们情谊滋长的药剂。
还有隔壁隐约飘来的二手烟,总是为这里增添了一些尘世的真实感。
有时还有人看球赛叫嚣,我们嫌他们太吵,所以近而远之。

怎么可能忘了,专属丙的那一盘印度煎饼和一杯冻奶茶,专属丁的那一碗鸳鸯咖喱面和一杯热美禄。
总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要点的食物。
其实它们都不是喝茶的重点,却是我们熟悉不过的重点。
没有它们,我们会不自在。

我们在那个漫漫星空底下畅谈很多以后分离了就相聚恨难的当下。
我们谈什么也没有目的,只是东拉西扯;
你责怪我们蹉跎岁月也罢,因为我们只有如此轻狂。

不同人对喝茶这个举动,都有不同的意义,疑问甚至是初衷。
有些人把它当成是一种吃宵夜的习惯。
有些人把它当成是一种见见朋友的瞬间。
而有些人只是把它当成午夜流连的地方。

而我其实也没有如此癖好,更别说有如此习惯。
没有此癖好和习惯的人,不外乎懒惰吧。
对甲小姐来说,喝茶若是去到了喜欢的程度,就很难被明白。
只是如果你想追根究底地问我,也不用再多思索,只想说:
想见你了,那么简单。

至于大多人为什么喜欢喝茶,
追根究底,
也许也只是不甘寂寞,吧。

喜欢喝茶,其实没有多大的探讨价值
因为一觉后,我们忘记了昨天的茶聚
而今晚又继续,日复一日,直到无法停顿去思考其意义所在。




无论如何,
那杯冻奶茶是我们青春年华的投射,
被逐渐融化的冰块淡去后,
愿你在未来,还依稀记得。




Monday 21 April 2014

人生百态中的一点领悟



在一个超级市场里。

A 女士高雅且有气质地推着手推车,非常享受的闲逛着,为家人购买最好最健康的食品。
手推车里有最新鲜的牛奶,保险期也只有一至两个星期;手推车里头有色泽最清透的食油,其他色泽越黄的越让她抗拒
手推车里还有琳琅满目的水果,当中还是营养成分最高的水果;手推车里头还有一罐果酱和一罐花生酱,成分还是当中最少糖最少脂肪的
此外,她在挑选着哪一种蛋能为她正在发育的孩子提供更多的蛋白质
她坚信家人的健康生活由饮食习惯开始。
为了家人的健康和舒适,她交足了满分的功课。
她人生的意义就是做一个称职的家庭主妇,并享受当下为家人精心准备这一切的过程。


B女和C男是都市男女,他们就快要成家立业,现在选购着他们新家的摆设和家具。
手挽着手,依偎着彼此,我闻到幸福的味道。
他们站在各种各样的书橱衣橱前,商讨着要五颜六色的呢,还是浅色系的就好。
去到了贩卖枕头区,试着该买怎样的枕头,要软硬都恰恰好才睡的舒适。
然后他们到了厨房家具区,开始规划着他们的厨房要有一个烘面包的,微波炉,果汁搅拌机等。
想象着以后有了这些器材后,就可以准备丰盛的早餐,一起迎接一天美好得开始。
他们的人生意义就是对彼此的爱,还有想要一个完整的家,要一个,圆满。


在那个超级市场里的另一边厢。


D女人,佝偻的身躯,头发蓬乱,满脸都有皱纹蹒跚的痕迹,
是一个60来岁的老人,还是单身寡人一个。
眼神里,透露着一点不安;一点焦虑;一点无奈;一点孤独
手推车里只有几袋在江鱼仔和葱头,份量不多,足够一个人吃。
番茄和马铃薯也有几粒。
然后继续在超市里一个人的走着,穿梭在百货中,缓缓的,鞋子就快被磨破,衣服也像是穿了上10年。
她对自己一个人吃什么,用什么,一点也没有要求。
恰好家里的卫生纸用玩了,所以就随手拿了一袋最便宜的。
酱油也似乎变成了她很重要的一个食物配料,不管什么牌子。
她没有所谓的理想与意义,到了此时此刻她只想过一天算一天。
能三餐温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

E男人,是40来岁的外劳,有点黝黑。
有一点高,有一点瘦,穿着清洁工人的制服在超市的每一条走廊来回抹。
他眼神空洞,呆滞,只有手握着那把抹地的,才像个人,否则和蜡像没有分别。
有一个小孩打翻了一杯试喝的美禄,他没有任何的情绪,只知道要清理那块污渍。
超市清洁工的主任在对讲机,把他叫到另一个区去,因为那里需要到他清理,他没有太多表情的离开。
他离开祖国也有两年了。每天从早上忙到午夜,回家没有比睡觉更重要也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他每个月的工资没有超过800零吉,够养活自己就可以了,别无他求。
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不懂还可以有怎样的改变,也不想去改变。

----------------------------------------------------------------------------------------------------------------------------------------------------------


有些人在生命中懂得体会,懂得享受,懂得探索其生存的意义,
而这些都是幸运的体现,老天爷给予的眷顾;
因为我们有闲情,有时间,有被启发,甚至是可以去想去实践。

而很多人穷其一生都不会,不能甚至不可以去寻觅其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因为当下有着更重要的现实等着他们去看清,接受,再到习惯;
所以在他们的人生里,也只剩下“生活”这两个字,
维持生计比什么都还重要,还唯一。

因此当你有机会去探索的时候,就千万不要混混噩噩的得过且过,践踏岁月;
应而更积极的定下目标,大小长远不重要;审视存在的意义,为人还是为己不重要;
而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与方向时,就不要轻言放弃,应而勇敢的实践与坚持。

很多人在伸手不见的黑洞漩涡里,爬不上来,直到消失。
曾经以为人生的意义不需要什么附加条件,深思后才发现,
要去寻求和实践意义是需要有能力,不是你说了算。
即使你说你人生的意义就是不停的帮助别人,你还是得要有帮的能力才行。

我站在这里数小时,也似乎是为了什么。
我呢喃着。


哪怕梦想最终将变成梦呓,直至目前为止,我还是会锲而不舍地朝着那一个方向前进。
不退缩。








Sunday 20 April 2014

喜新厌旧都有个起因

这篇部落的灵感源于一个超级市场里,一位男生,的上衣。————《题记》

--------------------------------------------------------------------------------------------------------------------------------------------------------------------

一个十来岁的男生,穿着一件对我而言,非常眼熟的上衣,蓝白条纹;
而那件就是我在他那个年纪以为最潮的上衣之一,故而封它为上街的战衣之一。
久而久之,我不知道那件属于我的上衣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何时将它给遗弃;
可能已经沦落到了堆填区,而我却浑然不知。
只知道,继它过后,我倒是买了很多新衣,种类繁多,也有数不尽的心头好。
要不是今天看到这个男生的上衣,我也不会想起我曾拥有过它。

目送那位男生,的上衣离去。

开始慢慢地追溯起我那件曾经的旧爱,在何时何地悄悄的离开。
倏忽一大萝的旧爱开始浮现脑海,有旧鞋子,旧书包,旧裤子等,像孤魂不散。
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也就是我总在得到新欢后,忘记了和他们当初的热衷和铁誓;
而喜新厌旧的罪恶感找了上门。

那个时候喜欢那种类型的我;已经不再,
那时候穿了上去还能洋洋得意充满自信的我;现在真的不行。
每一次,我们都会买了一大萝的新欢,可是旧爱却没有破旧不堪。
随之隔着,搁着,然后遗弃这个举动也自然而然。
然后说服自己说:随着年纪也好,随着时代也罢,不是我们喜新厌旧,而是我们的审美观都变了。
就如很多时候,旧爱不是因为旧,而是它不比新欢来的更符合我们当下的审美标准,所以被淘汰。

人的审美观每一天都无声无息地在改变,我们无从发现。
直到有一天才恍然大悟我们审美观的变化起伏也很惊人。

同样的,爱情也何尝不是如此。
出轨的案例不外乎是另一半想要寻求刺激和新鲜感,然后被套上喜新厌旧,变异思迁的罪名。
在此不是想帮他们脱罪,而是想站在他们暂且不负责任的角度上,看看,是不是因为审美观变了,所以不爱了,
而你恰恰好无法变成她(他)在那个年纪觉得最美的女人(男人),而让他开始摇摆不定。

当初的她想要的另一半是帅气且带一点孩子气的你;
可是现在她喜欢比较成熟可靠的他,给她更多的安全感。

当初的他想爱着的人是有主见,能万事给他意见的你;
可是现在的他比较喜欢腼腆柔弱的她,整天依偎着他,配合着他的大男人主义。

所以在爱情里,审视一个人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无情的审美观,说走就走,说来就来,她(他)有时也只是想寻求更完美的人,更完美的爱情。

就如很多时候,旧爱不是因为旧,而是它不比新欢来的更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所以被淘汰。
你也不用自责,更不用花一辈子的时间去怨恨他(她)。



恕我在这助长歪风,或在此胡言乱语。
只是觉得,审美观那一瞬间的无情,都会导致家破人亡。
若能好聚好散,就再好不过。
停一停,想一想,审美观变了,真的永远也回不来了吗?
若是,那就跟着感觉走,就对了。


悼念着我逝去的旧爱。





Friday 18 April 2014

深夜才会有的对话

我是个文艺青年;但是我可以站在时尚的悬崖;你说两者没有冲突;可是在某些人的眼中,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个性。

我喜欢听很非主流的音乐;但是我可以很歇斯底里的摇滚;你说两者没有冲突;可是在某些人的眼中,这本质上是格格不入的。

我宁愿倾听;但是我畅谈的时候是七情上脸;你说两者没有冲突;可是在某些人的眼中,还摸不清我现在是谁。

我觉得我的内心深处很苛刻很执拗;但是我有个洒脱随性的灵魂;你说两者没有冲突;可是在某些人的眼中,疑惑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原则。

我们或许会困惑,或许早已清楚了解,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该何去何从。
不用理会那些漩涡般的矛盾,因为我们其实都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理想和人生。

汲汲营营中,寻觅着对自己的定位,然后标签自己。
然后开始加入了一个特定的社群,在里头又继续更仔细地定位与标签,找寻更特定的,同类。
人是孤独的;却也急着摆脱,因此需要的是不间断的共鸣。

你是你,我是我,严苛地说谁也不会像谁。
我说自己“像”你,
只是一个工具,来继续延伸对自我的探索,因为我可能可以在你身上找到些什么
只是一个工具,来把我从心灵慰籍的瓶颈带到另一个,更深的瓶口,里。



没有人能够完全封闭自己;
也没有人可以不正视自己的孤独;
愿你找到理想的步伐
一步,一步,走向你要的生活。 ————《家》陈绮贞




Monday 14 April 2014

我的辩论这回事。

在这大学生涯的几年里,我没有去到主修辩论,副修法律的程度;
但是我可以很大声地说我的大学生涯里,唯一的课外活动就是辩论。
除了辩论,还是辩论。--------------《题记》
------------------------------------------------------------------------------------------------------------------------------------------------------

开灯,执笔
有好一段时间想写这篇部落,却总是压抑自己等迟些才写。


应该很多人曾经都对辩论有类似的误解。
以为口齿伶俐,以为可以口若悬河,甚至以为把一篇辩论稿念的很快很好听,就是所谓的辩论。
当然,我也不例外。
中学初次接触辩论,因为没有教练,只有偶尔回来探望我们的学长姐,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们自己摸索的。
也因为没有很注重于辩论,所以摸索的不多;以为拿了州际赛亚军就可以沾沾自喜了。
直到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的认识和了解辩论是怎么一回事,才发现它可以那么的“深广远”。
渐渐的,我和辩论班,和辩论队,和辩坛结缘,开始了一段旅程。

回顾自己参与的比赛,霎时觉得光阴荏苒。
但一转眼监视自己的辩功,却又自惭形秽了起来。
不断地责问自己是否给自己设的标准不够高?是否对辩论的态度太轻佻?
种种自身的因素都有;但是队友,班员,甚至是教练都没因此而放弃,让我最为动容。

全辩14终于告一段落了,而今年自己也上了大二,再过多几个月就是大三,加入辩论班也有好几年了。
与其在这篇部落写些我在前几场赛事的成长,我更想感激的是曾经在辩论圈出现和扶持过我的人。

我在大学的辩论圈的学长姐有:
万大事有他撑住的俊杰,八达通的Jeremy,非常犀利的雪仪,循循善诱的似霓,总会有抛不完书包的均泓。

非常的感谢你们教会我的东西,也很荣幸在你们离开之前有机会和你们出征!


我在大学的辩论圈的当代队友有:
最佳辩手兼总是督促我们奋斗的林欣,综合实力很强的维艳,总是在巨人肩旁上俯瞰与纵观辩场的逻辑女颖婷,做事快狠准的咏盈,表面很酷很科学却在熟起来就可以打成一片的进杰

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内心与你们的五味杂陈,就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感激也好,回忆也罢,我们心照不宣。


我在大学辩论圈阵容鼎盛的教练团有:
国伟,立康,陈宇,绣婷,依琳,惠琪,还有其他有一面之缘的教练们(原谅我如果把你们的名字给写错 XP)

一路走来,没有正式的和你们说声感谢,也不懂你们有没有收到我们由衷的感激。
帮我们出架构,修主辩稿,充当陪练,灌输我们炮弹,甚至到场支持我们等等等,出心出力不遗余力地帮我们。
自己明天有没有上班,现在是深夜几点都不是你们会去顾虑的,而是希望我们比赛可以做到最好
你们的义不容辞,我们都看在眼里。
在前几晚的筹备冲刺里,你们的一举一动让我有所感动,私下简讯我的错误也好,私下为我打气也罢,都像帮我打了一支强心针
我想唯一能报答和体现感激的举动也就只有让自己变强和壮大辩论班。
嗯,我们会用行动去证明。

当然还要感激一直都会默默支持我们的保姆团昱禾,佩珊,慧殷等,还有从不缺席辩论班的班员涌滨和伊秀,
不管风吹雨打,你们还是会来。


想要感激的人很多,被感动的事也很多,
一起筹备,一起出征,一起相处的回忆更是多的倾泻。
一个辩论就占据了我大学生涯的大部分,而我无怨无悔,只因我获得了知识和成长之余,也遇见了你们。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插肩而过。
我想,我们前世不只回眸,还相识了,才有今生的情谊,继前世继续相惜。
人生的意义也许不需要寻求宗教给予我们一个回答;遇见你们就自然有了解答。

世界何其大,很多人,很多事,每天都上演着被感动的戏码;
而我这一号渺小人物的戏码,有你们的参与,夫复何求?

想写的比这里叙述的还多,我把它们埋在心底最深处,为两年后留下伏笔。




听着陈绮贞的《家》。里头最后一句歌词这样写着:想到这里,怎么我又哭了呢?
我没有哭,只是觉得有你们在,真好。
有一个完整的辩论之家,真好。
不用寻寻觅觅,真好。

这些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